【經貿透視專訪】開創雷射應用新藍海

首頁 / 最新消息 / 產業趨勢 / 【經貿透視專訪】開創雷射應用新藍海

【經貿透視專訪】開創雷射應用新藍海

經貿透視雙周刊第587期 | 林書涵

 

 體驗過光雷射模組市場興衰的董欣志,創立迪伸電子後,除了能敏銳洞察新興應用市場趨勢、提早布局,更成功切入品牌大廠供應系統,腳步穩健。未來期待在生技保健應用上,開拓出新的市場領域。

 

 從雷射簡報筆、雷射測距儀、DVD播放器,到近年熱門的掃地機器人、手機及汽車的LiDAR雷射感測器,十餘年來全球中低功率雷射不斷出現新的應用產品市場。但也由於產品興替過於快速,居於產業關鍵的雷射模組業者,業績往往隨著下游應用產品波動而起伏,不易出現持續成長、基業長青的企業。

 

 然而位在桃園、專注於雷射模組產品的迪伸電子在業界中是個異數,公司成立20餘年來規模持續擴大,總能以精準的眼光,成功抓住每波的應用浪潮。目前最熱門的家電應用中,全球每2臺掃地機器人,就有超過1臺採用迪伸的雷射模組;在醫療領域,包括SIEMENS、GE、PHILIPS的電腦斷層掃描儀,也都採用迪伸的雷射模組。迪伸產品外銷到歐、美、日、中等世界各地,是名符其實的隱形冠軍。

 

迪伸電子總經理董欣志一手創立迪伸電子,以精準的眼光,成功抓住每波的應用浪潮。

 

經歷產業興衰 拓展多元新興應用市場

 創立迪伸公司的董欣志,原在竹科的一家外商擔任雷射模組銷售業務,最大的應用客戶即是雷射簡報筆廠商。上世紀90年代正值臺灣雷射簡報筆出口市場大好,文具業者一窩蜂搶進,但不過幾年光景,雷射簡報筆在激烈競爭下價格崩跌近9成,加上下游的客戶大量外移,他任職的外商因此決定退出可見光雷射模組市場。

 

 體驗過這波產業興衰的董欣志,仍堅信可見光雷射模組產品尚有可為,但也體悟出,雷射模組位居產業中游,業者必須持續開拓新興的應用客戶,才能避開因單一下游應用市場的劇烈波動,讓自身落入一代拳王的宿命。於是,董欣志在2000年自行創業,初期雖仍以熟悉的雷射筆市場為主要業務,但策略上積極找尋中高階、具潛在需求的新市場進行拓展。他看準電動工具市場不斷成長,搭配的雷射模組及用來輔助定位的高階產品將有龐大的市場潛力,隨即大舉針對Bosch、B&D、力山、錩泰等國內外電動工具知名大廠送樣銷售且尋求合作,終於成功打開在電動工具應用的市場版圖,為迪伸找出第一片藍海市場。

 

 在取得電動工具市場的成功後,董欣志並未停下拓展新應用的腳步。迪伸將觸角繼續轉往高價值的醫療儀器發展,2009年打入磁振造影(MRI)及電腦斷層(CT)設備大廠SIEMENS、GE、PHILIPS的供應鏈,2021年鴻海公司捐贈臺灣大學質子中心的質子治療設備,也能看到迪伸雷射模組的身影。
「醫療設備利潤較高,客戶也不輕易更換供應商,對於迪伸發展高附加價值產品具有推升作用。」

 

 2012年董欣志觀察到掃地機器人運用雷射傳感器及SLAM(同步定位與建圖)演算法,所能實現的全局路徑規劃及避障技術,已經能達到真正替代人工吸塵的便利性;於是當時在掃地機器人仍屬於小眾市場、還未放量之時,迪伸就願意投入大量研發經費,為品牌家電業者的掃地機器人進行雷射模組設計提案及打樣,迪伸的產品也因此在市場初階就獲得業者採用。

 

迪伸於2009年打入磁振造影(MRI)及電腦斷層(CT)設備大廠SIEMENS、GE、PHILIPS的供應鏈。

 

迪伸早於2012年就投入大量經費,為品牌家電業者的掃地機器人進行雷射模組設計提案及打樣。

 

 2016年掃地機器人的市場終於起飛,「掃地機器人最大的市場就在中國大陸,目前使用的雷射機種,每年約有1,200到1,500萬臺的需求量,迪伸的市占率超過6成。」迪伸的提前布局投入,也帶來豐碩收穫。從最早2013年出貨給伊萊克斯至今,市面知名品牌大廠如小米、科沃斯等,都已採用迪伸的雷射模組方案。董欣志看準中國大陸龐大雷射終端市場應用,近期更不斷在臺灣及上海擴建工廠。

 

迪伸以具體的品質認證及無塵室生產環境,創造和同業間的品質差異,
也讓品牌客戶對迪伸的代工品質能夠充分安心。

 

提供差異化品質優勢 構建專利護城河

 董欣志除了對於新興應用市場的敏銳洞察、能夠提早布局外,迪伸每每能夠成功切入品牌大廠的供應系統,也是能在不同應用市場持續成長的主要原因。

 

 但雷射模組不是資本密集的產業,也沒有專屬的自動化機臺,同業間的技術製程差異不大,迪伸如何吸引全球品牌客戶的青睞及採用?

 

迪伸投資設立業界第一座無塵室,連電動工具、掃地機器人使用的雷射模組都在無塵室中生產。

 

 董欣志指出:「為創造和同業間製造品質的差異,在我們剛打算進入醫療產業時,就先導入客戶沒要求做的ISO13485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、投入新臺幣數百萬元請SGS進行稽核輔導,讓產品品質符合醫療等級。」迪伸還投資設立業界第一座無塵室,連電動工具、掃地機器人使用的雷射模組都在無塵室中生產。迪伸以具體的品質認證及無塵室生產環境,創造和同業間的品質差異,也讓品牌客戶對迪伸的代工品質能夠充分安心。

 

 另外,「迪伸也透過專利提高技術層次,設置競爭者跨不過的高牆」,目前迪伸在全球已取得98項專利,包括創造出能整合不同的封裝光源、全世界最小的雷射模組SMD LD。透過這些專利技術,迪伸能讓品牌大廠放心技術與專利來源,同時提出最佳的解決方案,進而吸引品牌客戶共同開發設計產品。

 

慎選訂單 開展企業第二曲線

 迪伸憑藉持續開拓新應用領域的品牌業者維持成長動能,但價格競爭是ODM產業的必然。

 

 董欣志常告誡公司業務要避免價格競爭,「沒有最便宜,只有更便宜」,在ODM產業中,永遠會出現不計成本搶單的價格破壞者,因此,在策略上迪伸謹慎評估客戶產品潛力,寧可推掉爆量的紅海市場訂單,轉而承接少量、重視品質、具長期潛力的客戶訂單,以維持足夠的毛利來投入對新產品的研發及客戶服務。

 

 另一方面,迪伸也朝向享有較高毛利的自有品牌終端產品部署。為了開展企業第二產品曲線,董欣志看準疫後非侵入性智慧醫療市場,於是以迪伸的雷射模組技術出發,發展出自有品牌產品—「易灸」(EJOU)的低功率雷射光療系列,包含雷射帽、雷射梳、腰帶及鼻腔保養器等,結合低功率雷射的醫療科技與傳統的中醫針灸醫理,希望能創造出新的雷射保健產品市場。

 

 

迪伸自有品牌產品—「易灸」(EJOU)的低功率雷射光療系列,包含雷射帽、雷射梳、腰帶及鼻腔保養器等。

 

看好雷射應用將呈高角度成長

 董欣志對於雷射產業的前景非常樂觀,「iPhone推出的人臉識別技術、掃地機器人的建圖避障、3D列印的固化光源,以及醫療保健的身體量測等,都是近幾年出現的。」他預期新的終端應用會在技術進步下,加速創造出新的產品市場。

 

 在這雷射應用高角度成長的風口下,董欣志透露,迪伸的雷射模組事業已針對自動化設備、高階傳感器及醫療應用的新興應用,與客戶加速進行合作開發。自有品牌產品已逐步完成認證,期待在生技保健應用上開拓出新的市場領域。

 

需要技術支援或協助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