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最新消息 / 产业趋势 / 【经贸透视专访】开创激光应用新蓝海
经贸透视双周刊第587期 | 林书涵
体验过光激光模块市场兴衰的董欣志,创立迪伸电子后,除了能敏锐洞察新兴应用市场趋势、提早布局,更成功切入品牌大厂供应系统,脚步稳健。未来期待在生技保健应用上,开拓出新的市场领域。
从激光简报笔、激光测距仪、DVD播放器,到近年热门的扫地机器人、手机及汽车的LiDAR激光感测器,十余年来全球中低功率激光不断出现新的应用产品市场。但也由于产品兴替过于快速,居于产业关键的激光模块业者,业绩往往随着下游应用产品波动而起伏,不易出现持续成长、基业长青的企业。
然而位在桃园、专注于激光模块产品的迪伸电子在业界中是个异数,公司成立20余年来规模持续扩大,总能以精准的眼光,成功抓住每波的应用浪潮。目前最热门的家电应用中,全球每2台扫地机器人,就有超过1台采用迪伸的激光模块;在医疗领域,包括SIEMENS、GE、PHILIPS的电脑断层扫描仪,也都采用迪伸的激光模块。迪伸产品外销到欧、美、日、中等世界各地,是名符其实的隐形冠军。
迪伸电子总经理董欣志一手创立迪伸电子,以精准的眼光,成功抓住每波的应用浪潮。
创立迪伸公司的董欣志,原在竹科的一家外商担任激光模块销售业务,最大的应用客户即是激光简报笔厂商。上世纪90年代正值台湾激光简报笔出口市场大好,文具业者一窝蜂抢进,但不过几年光景,激光简报笔在激烈竞争下价格崩跌近9成,加上下游的客户大量外移,他任职的外商因此决定退出可见光激光模块市场。
体验过这波产业兴衰的董欣志,仍坚信可见光激光模块产品尚有可为,但也体悟出,激光模块位居产业中游,业者必须持续开拓新兴的应用客户,才能避开因单一下游应用市场的剧烈波动,让自身落入一代拳王的宿命。于是,董欣志在2000年自行创业,初期虽仍以熟悉的激光笔市场为主要业务,但策略上积极找寻中高阶、具潜在需求的新市场进行拓展。他看准电动工具市场不断成长,搭配的激光模块及用来辅助定位的高阶产品将有庞大的市场潜力,随即大举针对Bosch、B&D、力山、锠泰等国内外电动工具知名大厂送样销售且寻求合作,终于成功打开在电动工具应用的市场版图,为迪伸找出第一片蓝海市场。
在取得电动工具市场的成功后,董欣志并未停下拓展新应用的脚步。迪伸将触角继续转往高价值的医疗仪器发展,2009年打入磁振造影(MRI)及电脑断层(CT)设备大厂SIEMENS、GE、PHILIPS的供应链,2021年鸿海公司捐赠台湾大学质子中心的质子治疗设备,也能看到迪伸激光模块的身影。
「医疗设备利润较高,客户也不轻易更换供应商,对于迪伸发展高附加价值产品具有推升作用。」
2012年董欣志观察到扫地机器人运用雷射传感器及SLAM(同步定位与建图)演算法,所能实现的全局路径规划及避障技术,已经能达到真正替代人工吸尘的便利性;于是当时在扫地机器人仍属于小众市场、还未放量之时,迪伸就愿意投入大量研发经费,为品牌家电业者的扫地机器人进行激光模块设计提案及打样,迪伸的产品也因此在市场初阶就获得业者采用。
迪伸于2009年打入磁振造影(MRI)及电脑断层(CT)设备大厂SIEMENS、GE、PHILIPS的供应链。
迪伸早于2012年就投入大量经费,为品牌家电业者的扫地机器人进行激光模块设计提案及打样。
2016年扫地机器人的市场终于起飞,「扫地机器人最大的市场就在中国大陆,目前使用的激光机种,每年约有1,200到1,500万台的需求量,迪伸的市占率超过6成。」迪伸的提前布局投入,也带来丰硕收获。从最早2013年出货给伊莱克斯至今,市面知名品牌大厂如小米、科沃斯等,都已采用迪伸的雷射模组方案。董欣志看准中国大陆庞大激光终端市场应用,近期更不断在台湾及上海扩建工厂。
董欣志除了对于新兴应用市场的敏锐洞察、能够提早布局外,迪伸每每能够成功切入品牌大厂的供应系统,也是能在不同应用市场持续成长的主要原因。
但激光模块不是资本密集的产业,也没有专属的自动化机台,同业间的技术制程差异不大,迪伸如何吸引全球品牌客户的青睐及采用?
迪伸投资设立业界第一座无尘室,连电动工具、扫地机器人使用的激光模块都在无尘室中生产。
董欣志指出:「为创造和同业间制造品质的差异,在我们刚打算进入医疗产业时,就先导入客户没要求做的ISO13485医疗器材品质管理系统、投入新台币数百万元请SGS进行稽核辅导,让产品品质符合医疗等级。」迪伸还投资设立业界第一座无尘室,连电动工具、扫地机器人使用的激光模块都在无尘室中生产。迪伸以具体的品质认证及无尘室生产环境,创造和同业间的品质差异,也让品牌客户对迪伸的代工品质能够充分安心。
另外,「迪伸也透过专利提高技术层次,设置竞争者跨不过的高墙」,目前迪伸在全球已取得98项专利,包括创造出能整合不同的封装光源、全世界最小的激光模块SMD LD。透过这些专利技术,迪伸能让品牌大厂放心技术与专利来源,同时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,进而吸引品牌客户共同开发设计产品。
迪伸凭借持续开拓新应用领域的品牌业者维持成长动能,但价格竞争是ODM产业的必然。
董欣志常告诫公司业务要避免价格竞争,「没有最便宜,只有更便宜」,在ODM产业中,永远会出现不计成本抢单的价格破坏者,因此,在策略上迪伸谨慎评估客户产品潜力,宁可推掉爆量的红海市场订单,转而承接少量、重视品质、具长期潜力的客户订单,以维持足够的毛利来投入对新产品的研发及客户服务。
另一方面,迪伸也朝向享有较高毛利的自有品牌终端产品部署。为了开展企业第二产品曲线,董欣志看准疫后非侵入性智慧医疗市场,于是以迪伸的激光模块技术出发,发展出自有品牌产品—「易灸」(EJOU)的低功率激光理疗系列,包含激光帽、激光梳、腰带及鼻腔保养器等,结合低功率激光的医疗科技与传统的中医针灸医理,希望能创造出新的激光保健产品市场。
迪伸自有品牌产品—「易灸」(EJOU)的低功率激光理疗系列,包含激光帽、激光梳、腰带及鼻腔保养器等。
董欣志对于激光产业的前景非常乐观,「iPhone推出的人脸识别技术、扫地机器人的建图避障、3D列印的固化光源,以及医疗保健的身体量测等,都是近几年出现的。」他预期新的终端应用会在技术进步下,加速创造出新的产品市场。
在这激光应用高角度成长的风口下,董欣志透露,迪伸的激光模块事业已针对自动化设备、高阶传感器及医疗应用的新兴应用,与客户加速进行合作开发。自有品牌产品已逐步完成认证,期待在生技保健应用上开拓出新的市场领域。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y LECC